乙巳(2025)年谷雨“四儀九規(guī)制”非遺展演在渭南市白水縣舉行

2025-04-21 15:18:17

本網(wǎng)渭南訊(記者 李文斌)“禮敬字圣倉頡·傳承漢字文明”。4月20日,乙巳(2025)年谷雨“四儀九規(guī)制”非遺展演在文字始祖?zhèn)}頡故里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舉行。

dachshund

今年的非遺展演根據(jù)景區(qū)發(fā)展和行進線路,規(guī)劃了“典前序禮、大道行禮、祭祀典禮、謁墓祭禮”等四個禮儀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內伸外延的樣態(tài)轉化,使非遺展演自然得體。

倉頡,原姓侯岡,名頡,俗稱倉頡先師、史皇氏,又曰倉圣?!墩f文解字》《世本》《淮南子》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,見鳥獸的足跡而受啟發(fā),分類別異,加以搜集、整理和使用,在漢字創(chuàng)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
惠風和暢,龍旗招展,古柏葳蕤,禮樂交融。上午9:30分,倉頡廟迎賓廣場舉行典前序禮儀式,參加活動的特邀嘉賓、倉頡文化研究會代表、倉頡文化傳承人代表、倉頡后裔代表、社會各界代表等,全體肅立,整理衣冠;洗塵靜心,佩戴祈福巾;雅樂高奏,肅穆前行,懷敬舒誠,行入儀門禮后,心懷虔誠入城進行大道行禮儀式。

上午9:50分,鐘鼓齊鳴,樂舞飛揚,古韻悠長,在莊重典雅的鼓樂聲中舉行祭祀典禮儀式。九規(guī)制規(guī)格和禮儀環(huán)節(jié)為:第一項:金聲振,鐘鼓齊鳴;第二項:迎倉圣,心香一瓣;第三項:獻貢品,五谷豐登;第四項:敬貢酒,沐浴靈光;第五項:萬民仰,敬獻花籃;第六項:誥天地,恭誦祭文;第七項:感恩德,樂舞告祭;第八項:靜心神,集體參拜;第九項:拜圣廟,謁墓祭祖。參加活動的各位嘉賓和代表有序進行“謁墓祭祖”。

dachshund

“樂舞告祭”規(guī)制環(huán)節(jié)由三個篇章組成。第一篇章“千秋詠頌”:百名少年兒童共同演唱《倉頡頌》,童聲天籟、古韻悠長,表達了中華民族文脈永續(xù),源遠流長。第二篇章“文明之光”:56名大學生以舞蹈形式進行展示演出,韶華青春,舞姿翩翩,表達了盛世中國美美與共,文明互鑒。第三篇章“萬代敬仰”:全體演出人員和現(xiàn)場嘉賓共同參與詠唱。整體典禮活動,亦古亦今,大美大雅,以莊嚴肅穆的傳統(tǒng)禮制規(guī)范,表達了中華兒女、炎黃子孫薪火傳承、高山仰止的共同心聲。

隨后,倉頡廟贊禮官帶領全體嘉賓和代表集聚倉圣陵墓前,心懷崇敬之情,三鞠躬拜我中華文祖,完成“謁墓祭禮”儀式。至此,白水傳承千年的“四儀九規(guī)制”非遺典禮,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禮成。

白水倉頡廟是集廟、墓、碑、書、柏“五位一體”的倉頡紀念地,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倉頡廟作為中華漢字文明的精神標識地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廟內的46棵千年古柏,是全國三大古廟古柏群之首,被專家稱為“綠色的國寶,活著的文物”。其中,倉頡手植柏在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中,被確定為全國樹齡在 5000年以上的五棵古樹之一,倉頡手植柏是渭南入選的唯一一棵古樹。

2010年,聯(lián)合國將農(nóng)歷谷雨節(jié)確定為“中文日”,以紀念“倉頡造字”對人類的貢獻。《倉頡傳說》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《谷雨祭祀文祖?zhèn)}頡典禮》被確定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項目?!皞}頡造字”被教育部納入中小學生教學課本,成為千百萬學生的必學科目?!皞}頡二十八字鳥跡書”記錄了黃帝與炎帝,聯(lián)合各部落攻打蚩尤的故事,被海內外學者稱為“中華民族第一篇史書”。

近年來,渭南市白水縣全力打造“中華漢字文明精神標識地”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傳承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白水“四圣”創(chuàng)造精神,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倉頡文化影響力,推進旅游產(chǎn)業(yè)轉型升級,打造全域旅游名縣,全面建設美麗白水,打造白水新形象,奮力譜寫新時代縣域經(jīng)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新篇章。

責任編輯:渭南

掃一掃分享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