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美國開征所謂“對等關稅”后,一批中國跨境電商APP迅速在美國走紅。據報道,截至4月16日,美國蘋果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前五名中,中國APP占據三席,前十名中,中國APP占據五席。一眾APP在美國“破圈”,見證了中國電商的實力與韌性,也表明全球化貿易格局下,美國政府的一意孤行終攔不住民心所向。
近期,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瘋狂亂掄,遭到世界各國普遍反對;美國民眾同樣擔憂日用品、服裝等商品的價格“像雞蛋一樣飛漲”。與此同時,大量中國廠商通過視頻向海外消費者解釋,很多“產自歐洲的服裝、手提包和其他配飾”,實際上來自中國工廠。美國民眾的漲價焦慮迅速轉化為對“中國制造”商品的搶購潮,紛紛涌入跨境電商平臺,試圖繞過中間商,直接從中國工廠采購物美價廉的商品,包括淘寶在內的跨境電商平臺因此爆火。大量外國網友留言稱:“發(fā)現寶藏”“想不到還有這么又好又便宜的中國商品”……
一面是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、要“保護美國和美國人”,一面是美國民眾吐槽商品太貴、急著與中國工廠“建聯”。足見挑起關稅戰(zhàn)損人不利己,非但不能“讓美國再次偉大”,反而助推美國物價飆升,企業(yè)成本增高、民眾錢包變癟,“保護美國和美國人”變成“為難美國和美國人”,實在是得不償失。
事實上,美國的“購物車”早已離不開“中國制造”。例如,美國企業(yè)沃爾瑪全球采購的商品中,約60%來自中國。某種程度上,美國許多企業(yè)正得益于“中國制造”,才能在全球擴展商業(yè)版圖。美國民眾的生活更是與中國產品有千絲萬縷的聯系。近日,美國白宮發(fā)言人卡羅琳的衣著引發(fā)全世界“圍觀”,這名天天攻擊“中國制造”的發(fā)言人,身上多套著裝都被發(fā)現是“中國制造”。就連紐約特朗普大廈的紀念品商店里也有很多中國商品,只不過“中國制造”的標簽被有意掩蓋。
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貨物貿易規(guī)模位居世界第一。何止美國,全世界的“購物車”都離不開“中國制造”。貿易本質上是互惠互利的,就拿中美貿易來說,綜合考慮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(yè)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,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,不是誰占誰便宜,也不存在誰必定吃虧。某些政客老拿關稅說事,搞“關稅霸凌”,顯然另有所圖。
施壓、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。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爆火再次證明,強行提高關稅,切不斷中美民間正常的經濟往來;幾句口號,也止不住美國民眾向往中國尖貨的心。
(來源:北京晚報)